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北京科技赋能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协作信息互

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您好,我是法律咨询AI机器人,请选择咨询领域进行咨询。” 只需打开北京法律服务网的“智能咨询”页面,输入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百姓即可通过基于法律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

“您好,我是法律咨询AI机器人,请选择咨询领域进行咨询。”

只需打开北京法律服务网的“智能咨询”页面,输入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百姓即可通过基于法律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引擎搭建的智能咨询服务系统,获取婚姻家事、员工纠纷、交通事故等领域的法律解答和建议。

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紧紧围绕群众所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与现代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先进标准引领公共法律服务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公共法律服务各业务流程和标准不统一、条块分割等问题,实现协同协作、信息互通,推动首都公共法律服务由数量优势、规模优势向智能优势、质量优势升级转型,为广大群众提供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

精准调度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面对数量多、种类复杂的法律求助,如何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打造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圈,对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是很大考验。

“目前,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服务团队已超过350家,志愿律师超过2100名,擅长领域不一。”在北京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薛冰看来,为群众提供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度机制,让法治需求与供给得到高效高质的匹配。

基于此,北京市司法局积极开发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智能化协同综合调度平台,推动网络、实体、热线“三台融合”,实现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跨层级、跨地区调度,将法律资源分布重心向困难群体、边缘地区转移。

随着智能化综合调度平台的不断优化,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没想到不到24个小时,我就拿到了6万余元的工资。”农民工小赵说,此前因用工单位拖欠工资,他申请了劳动仲裁,并在开庭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在得知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后,他决定进行申请。此后,通过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调度系统,北京市石景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以最快的速度为小赵办结受理手续,并紧急指派了擅长此类业务的援助律师,十几个小时后,小赵便拿到了本该属于他的工资。

据了解,早在2020年,北京市即已建成市、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依托司法所建立了331个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以村居法律顾问为主体实现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形成了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打造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圈。

为了让群众更好获悉身边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点位,北京法律服务网首页上设置了“半小时服务圈”,点击即可获取附近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援助机构、人民调解组织、基层司法所和仲裁机构的具体信息与位置。

2019年至2021年,北京各级实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已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132.3万余件次,各级法律服务机构间调度超千次。

此外,为了让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可以更好地获取法律服务,北京法律服务网还置顶了“无障碍浏览”功能。

“特殊人群不仅需要有声浏览,还需要能放慢语速,并能随时暂停或连读语音播报。”薛冰说,“对于这些需要,我们都进行了定制化开发,全网所有页面均可实现字号变大、加载辅助线、有声浏览、语速调整等诸多‘无障碍浏览'功能。”

智慧加持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买东西时发现标价与付款价格不一致怎么办?”在北京法律服务网“智能咨询”页面输入这一问题,法律咨询机器人从法律角度释疑的同时,还会附送维权小妙招。

据了解,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不仅可以回答各类涉法问题,还能在线评估企业复工复产风险、调取北京复工政策等。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6万人获得了复工复产领域的专业服务。

事实上,这些仅是北京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系统应用建设的一个缩影。

如今,群众不仅可以通过北京法律服务网获取专业法律知识,还能通过“北京通”App、“北京掌上”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终端获得“问”“办”“查”“学”“评”等一体化、可视化、“口袋式”的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由“实体化”向“移动化”转变,同时为实体平台的服务盲点“查缺补漏”,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法律服务。

北京市司法局在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的同时,还建立了信息资源中心,将业务数据汇聚至大数据湖,助力构建法治政府基础资源和知识资源体系。目前,北京市司法局已与市法院、检察、民政等10余家单位实现了数据共享交换。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网址: http://www.xdxxkjzz.cn/zonghexinwen/2022/0121/1997.html



上一篇:公共海淀科技助力智慧冬奥现代艺术添彩传统佳
下一篇:3D魔幻杂技剧《金箍棒》走进校园,传统艺术与现

现代信息科技投稿 | 现代信息科技编辑部| 现代信息科技版面费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信息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