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走向现代: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探索制度建设的(4)

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的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的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2]1985年10月23日,他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3]。1987年2月6日,他在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中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4]1989年,他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讲话时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15]1990年12月24日,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嘛!”[16]1991年1月,他在上海视察时同上海市负责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7]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8]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写上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使邓小平确定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现代性趋势,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经运行,社会资源配置和产品分配制度就只能是“市场化”的,不可能再发生逆转。走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现代化,也就再也不可能逆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最深刻的“现代属性”。

(二)邓小平探索了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经济基础必然要求现代上层建筑。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现代属性的根基,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则是这个现代属性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体现,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能动作用,也是经济体制现代属性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与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的政治体制也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在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环境中形成的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行政命令,不能适应和平环境下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民主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民主政治本来就是现代化的基本要义。概括而言,邓小平在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进程:

1.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19]9至11月间,邓小平在谈话中多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问题。他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20]“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21]

2.全面规划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全面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一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邓小平这里所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年轻化。干部年轻化主要是由着眼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而确定的。他说,现行的组织制度和为数不少的干部的思想方法,不利于选拔和使用四个现代化所急需的人才。二是消除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1986年9至11月的讲话中,他明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不讲工作效率不行”[22]“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有希望。”[23]三是调动基层和工农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提出将权力下放,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都是着眼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网址: http://www.xdxxkjzz.cn/qikandaodu/2020/1225/958.html



上一篇:民本思想的现代超越 ——习近平民本观的现代
下一篇:现代流动人口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现代信息科技投稿 | 现代信息科技编辑部| 现代信息科技版面费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信息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