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财务公司信息科技运营管理体系探究(2)

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2 完善运营制度管理体系 财务公司信息科技运营制度体系应按照“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规制适度、流程闭环”的原则,编制运维管理制度和标准,运维

2.2 完善运营制度管理体系

财务公司信息科技运营制度体系应按照“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规制适度、流程闭环”的原则,编制运维管理制度和标准,运维管理体系可分为流程管理、日常监控和考核评价三个部分。一是建立运维管理流程,实现人员、技术和制度的有效统一管理,对运维管理中的事件、问题、变更及配置等管理流程进行整合,形成闭环管理,实现日常运维工作的可控、可审,逐步完成运维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二是构建集中监控平台,建立生产系统性能监测指标体系,实现基础设施、软硬件、网络环境及应用系统等资源的检测,构建统一资源集中监控平台,全面、实时、准确掌握系统整体运行状态,提高系统运行管理的全面控制能力。三是健全运维绩效考核评价,建立运维管理评价制度,制定评价量化标准,以系统可用率为基础指标,制定应用服务目录,完善系统运维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组织开展技术人员考核评价,进一步推动运维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打造“三快”应急保障体系

财务公司业务的开展高度依赖于各项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信息系统运行异常极易造成业务中断,为有效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可按照“优先恢复系统对外服务”的原则,构建以“快速响应、快速定位、快速处置”为核心的“三快”应急体系。一是响应快,系统异常情况发生后,运维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岗位,按规定流程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应急事件。二是定位快,依据系统监控数据,及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快速定位故障,查明故障原因、分析事件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等。三是处置快,管理人员应坚持“决策及时清晰、处置高效准确”的应急处置原则,立即组织内部技术人员和外部协作厂商,综合事件分析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果断采取措施,将事件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2.4 搭建统一运营监控平台

财务公司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很难对现有软硬件资源进行高质效的管理,可以通过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安全、高效和智能的运维能力,从而支撑业务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总体运维目标下,优化运营管理流程,创建灵活的运维模式,利用先进的运维工具,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升运维效率,有效利用现有IT资源,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监控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系统监控管理的可控、可管,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IT运维服务水平,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阶段

财务公司信息系统运维工作要从“被动响应系统故障”向“主动提供优质服务”转变,制定系统运维目标,持续推进生产系统运维监控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监控、响应、处理、报告、反馈和跟踪机制,整合操作、维护、监控、响应、处理等管理流程,促进运维管理一体化,提高运维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 监控策略梳理阶段,建立应用整体监控策略体系

首先总结日常系统运维经验,制定系统运营整体监控策略,包括监控原则、监控内容、监控范围、监控指标、监控工具部署方式、系统技术规范等关键项。同时,针对新增开发系统、已有存量系统制定标准的应用监控开发技术规范,以实现重要应用系统关键监控指标的统一,并为满足运维管理和技术规范要求,可以优化应用整体监控实施策略,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3.2 硬件设施资源监控阶段,建立基础设施监控体系

采用各种监控工具,及时发现潜在的基础设施风险,以应对人力资源不足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实现从机房、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监控的全覆盖,重点以网络服务的逻辑关系为基础把有关联的网络组件、应用组件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网络服务路径视图,更为直观的体现网络设施对业务应用的支撑能力,可视化网络可向业务应用提供服务的运行质量,通过系统发现、诊断、定位故障,提高IT组织网络运维的敏捷性。

3.3 业务性能监控阶段,建立业务运行实时监控体系

首先,对应用系统进行整体结构的梳理,掌握应用整体结构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应用系统运行的动态信息,为运系统整体运维管理提供准确实时的业务数据。其次,通过对于应用系统整体监控,实现对各类应用性能指标的实时采集,动态评估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为运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最后,通过实时监测并分析应用运行关键指标,并结合逻辑运算,做动态关联分析,能够实时发现系统运行异常告警、快速定位系统运行故障,此外通过对业务系统关键性能指标的分析统计,还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持续优化业务系统性能。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网址: http://www.xdxxkjzz.cn/qikandaodu/2020/0825/608.html



上一篇:以信息科技提升农业发展成效
下一篇:历经风雨创辉煌 转型发展谱新章 ——记农业银

现代信息科技投稿 | 现代信息科技编辑部| 现代信息科技版面费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信息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