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浅论大数据时代信息科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运(2)

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推进“信息科技+精准扶贫”的措施建议 3.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目标,坚持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进一

3 推进“信息科技+精准扶贫”的措施建议

3.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目标,坚持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一是加快硬件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广各种信息传网络的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建设,建设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让农民可以方便及时的查询以及发布所需农业信息,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入户问题”。二是大力提升信息软件实力,进一步改善各类农业网站的服务内容,加强对于农业信息发布的管理,全面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产品数据库、价格咨询服务系统、农村气象服务平台等,使农户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生产、销售相关农业基本信息,确保避免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3.2 强化信息科技人才培训

将信息科技培训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年度计划,制定相关信息培训工作方案,利用科技扶贫培训、“雨露计划”等平台,采取分期分层次的方法加强培训,各乡镇指定一名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各村(区)选出文化程度较高的村干部,组成信息专业服务队伍,县、乡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和农业信息解读能力,探索“高校+支部+农户”模式,让有信息专业技术的高校与基层村(区)结对子,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到村开展信息培训,现场指导设备操作,提升基层信息服务队伍整体行动力,使其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并对网络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发布、分析市场形势、对农民进行回复解答疑问。

3.3 完善信息服务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在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引入商业投资,因地制宜地建立起综合型长效投资机制,统筹规划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重点工程列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整体规划之中,为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帮扶并创造条件。通过有效的政策倾斜、税收减免以及适当贴补等方式对涉农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服务企业等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扶持。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投资建设,更好地营造投资创业环境,尽可能地发挥好市场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用。

1 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创新,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信息化鸿沟逐步扩大,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受自然资源条件、政策、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信息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信息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问题依 农村信息基础建设不够完备我国现阶段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但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依旧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大部分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信息网络没有扩展到最急需农业信息的基层乡镇,导致其对基层乡镇生产的指导作用弱小,未能真正发挥出农业互联网络的整体优势。另外,我国农村虽然基本上实现了网络通讯全覆盖,但一些偏僻农村存在基站、信号塔等建设盲区,个别地区通讯网络信号薄弱,常常遇到 信息运用在群众中普及率较低尽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很快,信息费用越来越便宜。但对于经济实力较差、文化素养水平较低的农民而言,他们除去日常开销后基本没有多余的经费来添置看似并不太奢侈的农村信息服务设备以及支付数额不菲的运转费。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常对电脑网络、广电信息等运用较少,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要额外花费一笔信息费用,主观上较难接受。因此,即使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廉价信息服务,信息在农民群众中的普及率仍然不高。据调查,沿海较发达省份农村居民家庭网络普及率低于50%,偏远山区农村家庭网络普及率在20% 现有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使用率较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除了个别偏远山区,基本每个行政村都有创建远程教育平台。现有远程教育平台主要包括教育部的远程教育网农业部的农业远程广播教育网、中央党校的远程教育网以及其他远程教育培训网等,虽然在农村的普及率较高,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较少,对产业发展实际作用不大。根据调查,福建省诏安县域内下辖217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均按照要求设有远程教育平台,但日常使用率低,除了上级规定任务外,平常基本没有使用教育平台,利用平台?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当前我国各级党委政府虽然重视信息化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积极推动辖区内网络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但相比而言,政府在进行农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相应配套政策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工作进程效率难以跟上新时代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较少,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在我国位置偏远的地市及县、乡镇农业部门尤为明显。有些农业政策和相关制度已经无法够满足当地新的发展要求,因此急需进行重新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政府部门在政策更改修订方面往往进展缓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大部分村民信息意识不强。我国长期以来个体经营、个体家庭式小农生产的农业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生产者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何种信息,在耕作上更是凭以往经验、祖辈流传的方法和简单的气候认知、环境信息,从而导致了农业生产者对各类农业信息信息实际需求不强烈,想要动员农民在短时间内难见收益的信息化基本设施上进行投资非常困难。农民是农业生产、运行和经营的主体,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快慢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农民信息意识和经济实力的强弱;三是缺乏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贫困地区基本没有建立稳定、完善、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无论是组织管理、技术保障还是普及运用方面,均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县级信息平台缺少专业维护,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行政村文化宣传员、信息管理员基本成为摆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2 信息科技推广对基层脱贫攻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能满足农民群众信息需求,改良传统种养殖模式。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农产品仍然是农民收入最为主要的来源,而传统产业增长趋势不够理想、价格波动较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加剧了农民的收入不稳定问题,导致了区域性普遍贫困。以福建省诏安县为例,作为全国知名青梅之乡,诏安现有青梅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10万吨,总产值38亿元,青梅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均保持全国第一,青梅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的致富果。但因近年来青梅市场不景气,青梅产业以粗加工出口为主,品牌缺乏市场知名度,体量大附加值小,青梅产业一直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受到较大影响。通过引进物联网为主的现代农业信息系统,能提高农民农用技术水平,解决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种养殖方式和产品营销两方面改变传统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第二,能有效掌握脱贫攻坚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当前,信息化扶贫成为精准脱贫的新趋势,通过扶贫开发管理平台、资金在线监管系统、贫困信息数据库等,将扶贫数据库、大数据模型、相关政策等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相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与扶贫相关的数据库接入扶贫信息管理,共同构建形成信息共享资源。通过信息处理,使得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及成效数据直观体现出来,更多的数据信息在扶贫系统中变得可观可用,各级党委政府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全区域内贫困情况,了解相关政策执行效果,从而因地制宜制定和修改相关扶贫政策,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效。第三能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3 推进“信息科技+精准扶贫”的措施建议3.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目标,坚持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一是加快硬件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广各种信息传网络的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建设,建设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让农民可以方便及时的查询以及发布所需农业信息,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入户问题”。二是大力提升信息软件实力,进一步改善各类农业网站的服务内容,加强对于农业信息发布的管理,全面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产品数据库、价格咨询服务系统、农村气象服务平台等,使农户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生产、销售相关农业基本信息,确保避免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带?强化信息科技人才培训将信息科技培训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年度计划,制定相关信息培训工作方案,利用科技扶贫培训、“雨露计划”等平台,采取分期分层次的方法加强培训,各乡镇指定一名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各村(区)选出文化程度较高的村干部,组成信息专业服务队伍,县、乡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和农业信息解读能力,探索“高校+支部+农户”模式,让有信息专业技术的高校与基层村(区)结对子,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到村开展信息培训,现场指导设备操作,提升基层信息服务队伍整体行动力,使其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并对网络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发布、分析市场形势、对农民进行回复?完善信息服务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在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引入商业投资,因地制宜地建立起综合型长效投资机制,统筹规划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重点工程列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整体规划之中,为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组织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帮扶并创造条件。通过有效的政策倾斜、税收减免以及适当贴补等方式对涉农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服务企业等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扶持。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投资建设,更好地营造投资创业环境,尽可能地发挥好市场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用。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网址: http://www.xdxxkjzz.cn/qikandaodu/2020/0825/605.html



上一篇:信息科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创客节:从“野蛮生长”到“万物生长”

现代信息科技投稿 | 现代信息科技编辑部| 现代信息科技版面费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信息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