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深度学习视野下“二次学习”微视频的开发与应

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约十年前,青浦新课堂实验项目启动,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课堂,项目组曾经进行了大范围的课堂观察研究。从这些课堂观察研究中发现:(1)虽然新课程强调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

约十年前,青浦新课堂实验项目启动,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课堂,项目组曾经进行了大范围的课堂观察研究。从这些课堂观察研究中发现:(1)虽然新课程强调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也有让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囿于时间和进度,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科核心概念没有真正理解,深度学习并没有发生。(2)班级教学中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已知”“能知”“迷思”“潜能”区不同,教师应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差异化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补偿性学习提供机会。(3)每位学生都有掌握、领会知识的意愿,教学是一个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但由于教师往往只对课堂教学有足够的关注,却忽视课后复习巩固、进一步探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自主学习的不一致,也影响了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连贯一致。基于此,青浦新课堂实验团队提出了基于“二次学习”的观点,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适切和精准的帮助。提出了“二次学习”微视频的概念。

“二次学习”理念的确立与微视频的开发

1.教学时空的拓展与“二次学习”内涵的界定

“二次学习”微视频,旨在借助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让学生能在课前、课后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从而突破课堂时空的限制。几年前,我们萌发了制作“二次学习”微视频的初衷,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概念,最终将其内涵界定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一个课时或章节的学科重点、难点知识以及学生学习的易错点,进行整理,采用录屏方式制作成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发布,方便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观看,开展再次学习和深度学习。这里的“二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在课后对原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并结合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再次设计学习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具备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技能;二是指学生在课后,基于个人的不同需求进行补偿性的再次学习,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开展进一步探究并达成理解。

2.“二次学习”微视频的设计、制作流程

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其开发和应用只有既深入到常态教学的资源领域,又能不断顾及动态生成的新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使资源建设由肤浅走向深刻。经过实践的不断摸索、尝试,我们最终总结出“二次学习”微视频开发与应用的基本流程,整个流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启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有序组织课堂教学,这是微视频开发的基础。预设:课后,教师通过搜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证数据,包括课堂生成数据、学生访谈等,进行教学反思,在此基础上构思“二次学习”微视频的设计,这是关键环节。加工:根据二次设计的要求,形成“二次学习”微视频制作脚本或PPT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精心制作“二次学习”微视频,这是微视频应用的保障。实施:及时发布制作好的“二次学习”微视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和缺憾,这是开发微视频的目的。

3.“二次学习”微视频的基本类型

(1)课时教学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师生互动带来的一些生成性资源,由于受时间限制,课堂处理时往往流于形式。以高中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压缩与压缩技术”为例,我们是这样来设计“二次学习”微视频的。首先,课前教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按照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根据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结合对课堂知识检测的分析,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反思下来主要有两点需要改进。一是学生对压缩的原理——“数据冗余度”的理解还未到位;二是有关图像、声音、视频的有损压缩格式中,由于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在综合应用上存在欠缺。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二次学习”微视频。

(2)章节归纳类。在学科教学中,一个章节的知识往往需要多个课时的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分散学习不利于整体把握整个章节的知识。以“网络基础”一章为例,我们经过了这样的设计。首先,在“二次学习”微视频设计之前,我们先用知识树的形式厘清知识主干逻辑结构;然后根据知识点的重要及难易程度,进行相应的取舍;最后,应用信息技术制作了“网络基础”章节的“二次学习”微视频。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网址: http://www.xdxxkjzz.cn/qikandaodu/2020/0808/522.html



上一篇: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
下一篇:增强现实型科技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模型及评价

现代信息科技投稿 | 现代信息科技编辑部| 现代信息科技版面费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信息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