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王鹏军:隔空把脉 问诊桥隧

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安装一个无线智能传感器,续航8年不用更换电池,还能远程感知和预警黄河或长江上某座桥梁是否发生微小结构变化,预警偏远山区的某个隧道是否发生沉降。小小传感器前端可以智能

安装一个无线智能传感器,续航8年不用更换电池,还能远程感知和预警黄河或长江上某座桥梁是否发生微小结构变化,预警偏远山区的某个隧道是否发生沉降。小小传感器前端可以智能分析筛选信息,后端有基于云端提供智能服务的“大脑”可随时完成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为桥隧基础设施“隔空把脉”成了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委员王鹏军的“独门绝技”。

乘着物联网时代的大潮,“学院派”王鹏军从清华电子系博士毕业后,沐浴着双创春风,历经多年潜心钻研,凭借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队伍,以新一代无线智能传感器及整体解决方案“问诊”桥隧等基础结构物的安全监测,占领住巨大的市场制高点之余,更将研究扩展成为了众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必需品”。

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桥隧安全不容忽视

早在十年前,博士在读生王鹏军就已经意识到,彼时的中国虽贵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却绝非桥梁强国。同时,我国步入维修期的在役桥梁日渐增多,根据1985-2015各年《中国交通年鉴》所统计数据分析,超过10万座桥梁正日渐成为危桥。

王鹏军告诉记者,“自2007年至2012年间,国内有37座桥梁垮塌,平均每年超过6座‘夺命桥’,导致180多人丧生。桥梁坍塌事故频发,是安全生产的巨大隐患!”

对于桥梁结构监测物联网技术而言,有线传感器工作、状态切换能耗大,导致系统长期稳定工作难。传感器定制化设计不足、维护成本高难度大,施工周期也不短。

从监测质量无法长期保证,人工巡检又实时性差、无法预警,人、物力资源消耗大的年代走来,经历过布设维护成本高,系统灵活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的有线监测技术时代,王鹏军的思路日渐清晰,而无线监测技术亦逐渐被他所看好。

2012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杨华中的带领下,王鹏军参与了世界上首座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桥梁监测系统——无锡蓉湖大桥监测系统的布设工作。风景秀丽的京杭大运河上,不需要任何线缆,通过164个拳头大小的无线智能低功耗传感器,蓉湖大桥的关键结构部位监测数据被实时传回到业主单位的电脑,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甚至得到央视的报道。

业主单位的好评极大增强了杨华中团队的信心,2013年,以清华大学电子系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基础,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参与注资孵化而成,王鹏军被任命为源清慧虹总经理。

技术部门几乎占到了全公司人数的70%。软件、硬件、结构方案设计团队共同组成源清慧虹的智慧大军,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及国内知名院校电子、计算机、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核心技术团队在物联网无线传感网应用领域从事研发工作超1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的队伍,也承担着国家863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任务。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技术创新,需要场景实现,也需要钱,对于技术型公司而言,光技术研发就是一大笔支出。据王鹏军说,仅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每年就可能支出近千万,征途看似风光无限,个中苦闷,只能自己和团队少数几个核心人员悄声吞下。“暂无产出的那些年里,资金有时候就像一堆纸,烧起来很快,下个月就发不出工资的境地也是经历过的。”他说。

幸运的是,在与资本方一次次的“拉锯战”中,在多次叩门无果的“铩羽而归”中,王鹏军也渐渐摸清了自己的方向:专注服务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和在线监测数据服务(云服务),快速部署、高效管理、低成本运营,“让监测变得更简单。”

此后,源清慧虹先后多次成功中标和完成了多个基于无线传感网和传感云服务技术的大型基础设施监测、检测项目,王鹏军将公司所研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领域,取得了业界瞩目的成绩。

继2013年获得“源清创投”1000万元投资后,他又率领公司于2017年拿下了3600万A轮融资,其中“清控银杏”领投2400万元,“源渡创投”投资1200万元,成为国家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潜心科研 砥砺突破,找准痛点锤炼核心技术

在公司创始人杨华中眼中,源清慧虹是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一家无线智能传感器公司,该公司手里的技术筹码是这家公司得以拿下越来越多大型项目的根本原因。

王鹏军则喜欢将源清慧虹称为“非典型物联网公司”,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适用于各种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工作。

文章来源:《现代信息科技》 网址: http://www.xdxxkjzz.cn/qikandaodu/2020/0713/383.html



上一篇:信息科技2020年投资策略:5G由“硬”至“软”
下一篇:完整的电驱动测试系统

现代信息科技投稿 | 现代信息科技编辑部| 现代信息科技版面费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信息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信息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